第一百七十九章 最高级的黑
和衙门一样,天下学校的建筑格局也都差不多,都是太祖高皇帝设计的标准化建筑。
林大官人走进无锡县学的时候,对左右护法笑道:“我这个文化人,连苏州本地府学县学都没进过,反倒先进了外地的县学。”
一般情况下,县学肯定不能随意出入的,但今天“大佬”公开讲学,就半放开了。
林大官人穿着青衫,打扮上像个读书人,门子也就没拦着。
他来的晚了,讲学已经开始了不知多久。
但无所谓,林大官人又不是来听讲的,他的动机其实是“猎奇”。
就像是参观著名旅游景点一样的心态,看看未来东林党领袖和缔造者们都是什么模样。
在这个时间点,初期东林八君子应该大部分都在无锡县,还有两个是隔壁武进县的。
明伦堂月台上的正中间,正在讲话的人是个三十六七岁的圆脸中年,胡须很长,垂至胸间。
不用问就知道,这位肯定就是顾宪成了,客店掌柜所鼓吹的“正道真儒”,也不知道这个名号是谁想的。
在顾宪成两侧,坐了四个人,肯定都是与顾宪成关系比较近,又有一定地位的人。
根据历史资料推断,大概其中有顾宪成的弟弟顾允成,顾宪成老师的孙子薛敷教,以及同乡密友叶茂才。
目前这些人年纪都在三十左右,而且未来两科内全都会考中进士,上榜率百分之百,比宰辅公子还高。
还有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必定就是被誉为“天下士”的高攀龙,二十一岁就中举的神童。
以上这些人,都是以后东林党初期八君子里的人物,早期东林党的核心人物。
所以有些人说东林党不搞朋党、不是“党”,就是个笑话。
不然为啥早期东林八君子里六个无锡的,两个隔壁武进的,大都和顾宪成沾亲带故?
不然为什么东林八君子里的人,在如此残酷的科举淘汰率下,能够两三科内全部考中进士,百分百上榜?
当然可以也看作是巧合,坐在月台上的未来东林君子们人人都是堪比宰辅公子的科举天才。
而在月台下面,则是百来个士子,宛如众星拱月一样三面围着月台,人人神情充满了崇拜和敬仰。
不得不说,此时顾宪成的号召力已经初见倪端了,至少在本地还是很有人格魅力的。
再怎么说,顾宪成不仅仅是学者,还是一位吏部官员,执掌人事工作的那个吏部。
三年假期结束后,顾大人还是要回京师吏部工作的。
插一句题外话,顾宪成就是传说中的进士第五名,状元、榜眼、探花、传胪后面的那一个。
不知道别人有没有听讲,反正林大官人没兴趣仔细听的,他就站在这里一边探头探脑的看“景点”,一边胡思乱想着。
忽而听到月台上的顾宪成说:“我欲编《五经余》。”
旁边那个疑似高攀龙的年轻人问道:“何谓《五经余》?”
顾宪成答道:“余非剩余也,乃是继续之意也。《五经余》之意,就是继续圣人《五经》之事业!”
疑似高攀龙的年轻人又问:“如何继续?”
顾宪成又答道:“《五经》之意,多由三代而发。而三代以下,未能囊括于内,我心中多有缺憾。
故而欲三代以下之范围,续上五经内容,此为《五经余》也。”
听到这里,月台下的士子们已经开始议论纷纷。
顾宪成转向台下众人,很有气势也很有节奏的高声道:
“我欲以《太极图说》、《经世》、《启蒙》等为《易余》!
以三代以下诏、诰、奏、疏等为《书余》!
以骚、赋、古诗等为《诗余》!
以《纲目》、诸史为《春秋余》!
以历代典章之合宜者为《礼余》!
以上就是《五经余》的想法!”
一句比一句声调高,说到最后一句时,台下诸生都震耳发聩了!
原来顾先生不是随口说笑,而是已经有了思路!
续补五经,这是多牛逼的伟业!不愧是顾泾阳先生!
有个年轻人从人群里扑了出来,激动的脸色通红,浑身颤抖,甚至于热泪盈眶,嗓门近乎破音的喊道:
“孔圣之后,敢于拟六经而有著作的,当属隋代大儒王通!
而泾阳先生欲作《五经余》之壮举,规模宏大,更胜过王通!
历代典章卷帙浩繁,我安希范愿追随先生,效犬马之劳,复兴正学!”
林泰来:“.”
如果你不是叫安希范,我就真信了。
安希范,今年二十二,东林初期八君子里第二年轻的,拜了顾宪成为师学习。
按照历史,此人今年中举,明年中进士,又又又又是个科举天才。
有了人负责带头尖叫,此时台下的气氛陡然热烈起来。
众士子身在其中,不知不觉情绪陷入了莫名的狂热,跟着一起叫道:“复兴正学!复兴正学!”
续补五经这样的文坛伟业就在眼前,如果能参与其中,那是何等的光荣!
为什么叫复兴正学,因为这几十年王阳明心学太流行了,顾宪成这样的正统学者都对此不爽。
在外围不远处守候的张家兄弟下意识对视一眼,他们都觉得这一幕似乎很熟悉,感觉都是自家坐馆玩剩下的。
连张家兄弟都能免疫,更别说林大官人本人了,他就是抱着胳膊站在人群最边缘,冷眼旁观。
不吹不黑,这位顾先生能以在野中层官僚身份,创造出一个影响政坛数十年的东林党,并成为精神领袖,还是有点东西的。
看到的各种运营手段即使放到五百年后,也不过时啊。
比那个只懂蹭热议的王老盟主,顾宪成真是强多了,有着明显的代际差距!
林大官人亲眼目睹这一切后,终于能理解了,为何历史上的东林党会那样的狂热和极端,简直就是正邪不两立,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因为从根子上就是这样成长的,壮大后更不可能被纠正了。
偏生这时候,月台上的君子们目光巡视人群时,立刻就注意到了林泰来。
本来林大官人身材比别人高出了一尺多,醒目基础指数已经不低了。
更别说在这群情奋发的时刻,别人都在奋臂激情,只有林大官人下意识摆出了抱着膀子看猴戏的姿势。
狂热脑残粉里,竟然出现了一个异端!
所以他想不被注意到都不可能,除非别人眼瞎。
等氛围稍微冷却后,顾宪成的弟弟顾允成便对着人群边缘的高大“士子”说:
“这位雄壮朋友何人也,看着面生。”
正看戏的林泰来冷不丁听到被询问,不禁叹口气,这样都能被点名?难道这就是主角光环?
口中便答道:“在下姓林,自苏州来,往南京去赶考,今日路过贵宝地,顺道旁听。”
林大官人这话没毛病但容易却让人误会,反正别人听了后,都以为林大官人是去参加八月乡试的。
顾允成想了下,从没听说过苏州有林氏家族,想必不是什么大家子弟,便又说:
“据我观察,林朋友对家兄的构思似乎甚为轻蔑。
若有相左之意见,不妨在这里大胆说出来,我等洗耳恭听。”
顾允成这话明着看没什么,但细思极恐。
这里气氛正狂热,如果一个势单力孤的寒门子弟贸然提出刺耳的反对意见,下场会如何?
或者说,适当找一个好打的标靶,更有利于增加己方群体的凝聚力。
经历过粉丝经济时代的林大官人,当然明白其中问题所在。
他环视了一圈后,便不慌不忙的开口道:
“我的想法就是,顾先生欲作《五经余》,这气魄未免太小了!
不妨胆子再大一点,步子再快一点!”
众人:“.”
敢于续补《五经》,已经是了不得的伟业了,还想怎么样?
林泰来更加富有激情的说:“也别拿五经做文章了,我看顾先生完全可以搞一个新四书!”
这话一说出来,众人立刻对林大官人怒目而视。
实锤了,此人绝对是黑粉!能说出这种话的人,一定是来砸场子的!
四书是必考,五经是选考,这就能说明四书地位比五经还要高!
谁敢乱动四书?这不是明摆着让顾先生去死吗!
林泰来却对别人视而不见,只对顾宪成问道:“泾阳先生以为《礼记》如何?”
顾宪成实话实说:“孔圣删述的五经,历经秦火大都幸存了下来。
唯独《礼记》一经,杂驳几半,似非原经。
不知当初二程有再兴儒学之能,却为何不代为厘正《礼记》,补此阙典。”
这是个比较流行的观点,很多人疑心礼记是汉儒编出来的。
林泰来叹道:“顾先生没有想通啊,二程对《礼记》已经厘正且传世了!”
这种事情开不得玩笑,顾宪成不由得坐直了身体,严肃的问道:“林生为何敢这么说?”
林泰来便答道:“其实我认为,二程以及朱子所表彰的《大学》、《中庸》即是他们心里真正的《礼记》,只是没有明说!”
原本《大学》、《中庸》都是《礼记》中的内容,宋人却把《大学》、《中庸》从《礼记》里单独抽了出来,与《论语》、《孟子》合称四书,成为儒家最高经典。
难道宋代圣贤这是暗示只有《大学》、《中庸》才是真礼记?
林泰来这个观点看似简单,但胜在新奇,之前没有人往这个角度想过。
所以像是点破了窗户纸,让在场众人都有点豁然开朗的顿悟感觉。
林泰来仍然很淡定的说:“如此可把四书里的《大学》、《中庸》恢复为《礼记》。
那么四书就少了两本,如果能再补进两本,那不就成了新四书?”
顾宪成不禁愣了愣,呼吸急促起来。
糟糕!这是心动的感觉!
本来以为是无知狂徒的瞎扯淡,怎么还越说越像那么回事?
若能重铸经典,那是多大的功德,增加个几万粉丝不成问题!
话题进行到这里,实在太大了。
此时别人产生了莫名的敬畏,都不敢说话了,因为自己不配!
只有林大官人脸上笑嘻嘻,开口道:“第一本,我看可以用朱子的《小学》补上,教人如何细处工夫!”
顾宪成下意识的点点头,感觉似乎越说越有道理了,朱子的《小学》可以弥补其他经典着眼太大的问题。
“那第二本又是什么?”顾宪成忍不住问道。
于是林大官人脸上笑容更加浓厚了,继续说:“至于第二本,我看泾阳先生你自己写一本放进去就行了!
以你的经天纬地之才,写本书羽翼《论语》、《孟子》的经书,那实在太简单了!
毕竟您可是当世的正道真儒,伱不出手,没人能辅佐孔孟了!”
顾宪成:“.”
绕了一个大圈子,编了一堆似模像样的经学理念,差点都把自己打动了,结果就是为了最后开涮自己!
虽然他从来没有听到过这种说话方式,但并不妨碍从中听到了反讽!
可以鉴定,这绝对是黑粉,最高级的那种黑粉!
台上君子里,还很年轻气盛的高攀龙站了起来,指着林泰来骂道:
“不敢坦荡质辩,只敢皮里阳秋,真小人也!”
林泰来轻蔑的说:“家里放厚利债的才是小人,勿复与我说话!”
高家就是放高利贷发家的,高攀龙闻言,气得就想跳下去打人。
顾宪成连忙拦住了高攀龙,又转头问道:“你师承何人?技艺得自何人?”
刚才只以为这林生是个没跟脚的散养士子,但现在看来又不像了。
这是个有才华的人,否则根本也编不出那些东西,尤其是对经学的理念,一定是有传承的。
林大官人答道:“我这主要技艺.算是传自唐荆川先生吧!”
据说在武举考场不考拳法和鞭法,要么弓箭,要么刀枪,所以目前枪法算是主要技艺。
高攀龙忍不住叱道:“胡扯!”
唐顺之就是隔壁武进县的,与无锡县同属常州府,乃是常州府的名人大前辈。
唐顺之有什么弟子传承,这里的人难道还能不知道?哪来的苏州林姓野弟子?
林泰来不屑的说:“爱信不信!我家又不放厚利债,犯得上像你们高家质库一样坑蒙拐骗吗!”
高攀龙心胸快气炸了,暴怒的喝道:“那就让我见识见识你传自荆川先生的技艺!”
林泰来看了看高攀龙的小身板,诧异的问道:“你确定?”
(本章完)
http://www.nitianzaidao.com/yt104623/4164599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nitianzaidao.com。逆天宰道手机版阅读网址:www.nitianzaidao.com
林大官人走进无锡县学的时候,对左右护法笑道:“我这个文化人,连苏州本地府学县学都没进过,反倒先进了外地的县学。”
一般情况下,县学肯定不能随意出入的,但今天“大佬”公开讲学,就半放开了。
林大官人穿着青衫,打扮上像个读书人,门子也就没拦着。
他来的晚了,讲学已经开始了不知多久。
但无所谓,林大官人又不是来听讲的,他的动机其实是“猎奇”。
就像是参观著名旅游景点一样的心态,看看未来东林党领袖和缔造者们都是什么模样。
在这个时间点,初期东林八君子应该大部分都在无锡县,还有两个是隔壁武进县的。
明伦堂月台上的正中间,正在讲话的人是个三十六七岁的圆脸中年,胡须很长,垂至胸间。
不用问就知道,这位肯定就是顾宪成了,客店掌柜所鼓吹的“正道真儒”,也不知道这个名号是谁想的。
在顾宪成两侧,坐了四个人,肯定都是与顾宪成关系比较近,又有一定地位的人。
根据历史资料推断,大概其中有顾宪成的弟弟顾允成,顾宪成老师的孙子薛敷教,以及同乡密友叶茂才。
目前这些人年纪都在三十左右,而且未来两科内全都会考中进士,上榜率百分之百,比宰辅公子还高。
还有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必定就是被誉为“天下士”的高攀龙,二十一岁就中举的神童。
以上这些人,都是以后东林党初期八君子里的人物,早期东林党的核心人物。
所以有些人说东林党不搞朋党、不是“党”,就是个笑话。
不然为啥早期东林八君子里六个无锡的,两个隔壁武进的,大都和顾宪成沾亲带故?
不然为什么东林八君子里的人,在如此残酷的科举淘汰率下,能够两三科内全部考中进士,百分百上榜?
当然可以也看作是巧合,坐在月台上的未来东林君子们人人都是堪比宰辅公子的科举天才。
而在月台下面,则是百来个士子,宛如众星拱月一样三面围着月台,人人神情充满了崇拜和敬仰。
不得不说,此时顾宪成的号召力已经初见倪端了,至少在本地还是很有人格魅力的。
再怎么说,顾宪成不仅仅是学者,还是一位吏部官员,执掌人事工作的那个吏部。
三年假期结束后,顾大人还是要回京师吏部工作的。
插一句题外话,顾宪成就是传说中的进士第五名,状元、榜眼、探花、传胪后面的那一个。
不知道别人有没有听讲,反正林大官人没兴趣仔细听的,他就站在这里一边探头探脑的看“景点”,一边胡思乱想着。
忽而听到月台上的顾宪成说:“我欲编《五经余》。”
旁边那个疑似高攀龙的年轻人问道:“何谓《五经余》?”
顾宪成答道:“余非剩余也,乃是继续之意也。《五经余》之意,就是继续圣人《五经》之事业!”
疑似高攀龙的年轻人又问:“如何继续?”
顾宪成又答道:“《五经》之意,多由三代而发。而三代以下,未能囊括于内,我心中多有缺憾。
故而欲三代以下之范围,续上五经内容,此为《五经余》也。”
听到这里,月台下的士子们已经开始议论纷纷。
顾宪成转向台下众人,很有气势也很有节奏的高声道:
“我欲以《太极图说》、《经世》、《启蒙》等为《易余》!
以三代以下诏、诰、奏、疏等为《书余》!
以骚、赋、古诗等为《诗余》!
以《纲目》、诸史为《春秋余》!
以历代典章之合宜者为《礼余》!
以上就是《五经余》的想法!”
一句比一句声调高,说到最后一句时,台下诸生都震耳发聩了!
原来顾先生不是随口说笑,而是已经有了思路!
续补五经,这是多牛逼的伟业!不愧是顾泾阳先生!
有个年轻人从人群里扑了出来,激动的脸色通红,浑身颤抖,甚至于热泪盈眶,嗓门近乎破音的喊道:
“孔圣之后,敢于拟六经而有著作的,当属隋代大儒王通!
而泾阳先生欲作《五经余》之壮举,规模宏大,更胜过王通!
历代典章卷帙浩繁,我安希范愿追随先生,效犬马之劳,复兴正学!”
林泰来:“.”
如果你不是叫安希范,我就真信了。
安希范,今年二十二,东林初期八君子里第二年轻的,拜了顾宪成为师学习。
按照历史,此人今年中举,明年中进士,又又又又是个科举天才。
有了人负责带头尖叫,此时台下的气氛陡然热烈起来。
众士子身在其中,不知不觉情绪陷入了莫名的狂热,跟着一起叫道:“复兴正学!复兴正学!”
续补五经这样的文坛伟业就在眼前,如果能参与其中,那是何等的光荣!
为什么叫复兴正学,因为这几十年王阳明心学太流行了,顾宪成这样的正统学者都对此不爽。
在外围不远处守候的张家兄弟下意识对视一眼,他们都觉得这一幕似乎很熟悉,感觉都是自家坐馆玩剩下的。
连张家兄弟都能免疫,更别说林大官人本人了,他就是抱着胳膊站在人群最边缘,冷眼旁观。
不吹不黑,这位顾先生能以在野中层官僚身份,创造出一个影响政坛数十年的东林党,并成为精神领袖,还是有点东西的。
看到的各种运营手段即使放到五百年后,也不过时啊。
比那个只懂蹭热议的王老盟主,顾宪成真是强多了,有着明显的代际差距!
林大官人亲眼目睹这一切后,终于能理解了,为何历史上的东林党会那样的狂热和极端,简直就是正邪不两立,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因为从根子上就是这样成长的,壮大后更不可能被纠正了。
偏生这时候,月台上的君子们目光巡视人群时,立刻就注意到了林泰来。
本来林大官人身材比别人高出了一尺多,醒目基础指数已经不低了。
更别说在这群情奋发的时刻,别人都在奋臂激情,只有林大官人下意识摆出了抱着膀子看猴戏的姿势。
狂热脑残粉里,竟然出现了一个异端!
所以他想不被注意到都不可能,除非别人眼瞎。
等氛围稍微冷却后,顾宪成的弟弟顾允成便对着人群边缘的高大“士子”说:
“这位雄壮朋友何人也,看着面生。”
正看戏的林泰来冷不丁听到被询问,不禁叹口气,这样都能被点名?难道这就是主角光环?
口中便答道:“在下姓林,自苏州来,往南京去赶考,今日路过贵宝地,顺道旁听。”
林大官人这话没毛病但容易却让人误会,反正别人听了后,都以为林大官人是去参加八月乡试的。
顾允成想了下,从没听说过苏州有林氏家族,想必不是什么大家子弟,便又说:
“据我观察,林朋友对家兄的构思似乎甚为轻蔑。
若有相左之意见,不妨在这里大胆说出来,我等洗耳恭听。”
顾允成这话明着看没什么,但细思极恐。
这里气氛正狂热,如果一个势单力孤的寒门子弟贸然提出刺耳的反对意见,下场会如何?
或者说,适当找一个好打的标靶,更有利于增加己方群体的凝聚力。
经历过粉丝经济时代的林大官人,当然明白其中问题所在。
他环视了一圈后,便不慌不忙的开口道:
“我的想法就是,顾先生欲作《五经余》,这气魄未免太小了!
不妨胆子再大一点,步子再快一点!”
众人:“.”
敢于续补《五经》,已经是了不得的伟业了,还想怎么样?
林泰来更加富有激情的说:“也别拿五经做文章了,我看顾先生完全可以搞一个新四书!”
这话一说出来,众人立刻对林大官人怒目而视。
实锤了,此人绝对是黑粉!能说出这种话的人,一定是来砸场子的!
四书是必考,五经是选考,这就能说明四书地位比五经还要高!
谁敢乱动四书?这不是明摆着让顾先生去死吗!
林泰来却对别人视而不见,只对顾宪成问道:“泾阳先生以为《礼记》如何?”
顾宪成实话实说:“孔圣删述的五经,历经秦火大都幸存了下来。
唯独《礼记》一经,杂驳几半,似非原经。
不知当初二程有再兴儒学之能,却为何不代为厘正《礼记》,补此阙典。”
这是个比较流行的观点,很多人疑心礼记是汉儒编出来的。
林泰来叹道:“顾先生没有想通啊,二程对《礼记》已经厘正且传世了!”
这种事情开不得玩笑,顾宪成不由得坐直了身体,严肃的问道:“林生为何敢这么说?”
林泰来便答道:“其实我认为,二程以及朱子所表彰的《大学》、《中庸》即是他们心里真正的《礼记》,只是没有明说!”
原本《大学》、《中庸》都是《礼记》中的内容,宋人却把《大学》、《中庸》从《礼记》里单独抽了出来,与《论语》、《孟子》合称四书,成为儒家最高经典。
难道宋代圣贤这是暗示只有《大学》、《中庸》才是真礼记?
林泰来这个观点看似简单,但胜在新奇,之前没有人往这个角度想过。
所以像是点破了窗户纸,让在场众人都有点豁然开朗的顿悟感觉。
林泰来仍然很淡定的说:“如此可把四书里的《大学》、《中庸》恢复为《礼记》。
那么四书就少了两本,如果能再补进两本,那不就成了新四书?”
顾宪成不禁愣了愣,呼吸急促起来。
糟糕!这是心动的感觉!
本来以为是无知狂徒的瞎扯淡,怎么还越说越像那么回事?
若能重铸经典,那是多大的功德,增加个几万粉丝不成问题!
话题进行到这里,实在太大了。
此时别人产生了莫名的敬畏,都不敢说话了,因为自己不配!
只有林大官人脸上笑嘻嘻,开口道:“第一本,我看可以用朱子的《小学》补上,教人如何细处工夫!”
顾宪成下意识的点点头,感觉似乎越说越有道理了,朱子的《小学》可以弥补其他经典着眼太大的问题。
“那第二本又是什么?”顾宪成忍不住问道。
于是林大官人脸上笑容更加浓厚了,继续说:“至于第二本,我看泾阳先生你自己写一本放进去就行了!
以你的经天纬地之才,写本书羽翼《论语》、《孟子》的经书,那实在太简单了!
毕竟您可是当世的正道真儒,伱不出手,没人能辅佐孔孟了!”
顾宪成:“.”
绕了一个大圈子,编了一堆似模像样的经学理念,差点都把自己打动了,结果就是为了最后开涮自己!
虽然他从来没有听到过这种说话方式,但并不妨碍从中听到了反讽!
可以鉴定,这绝对是黑粉,最高级的那种黑粉!
台上君子里,还很年轻气盛的高攀龙站了起来,指着林泰来骂道:
“不敢坦荡质辩,只敢皮里阳秋,真小人也!”
林泰来轻蔑的说:“家里放厚利债的才是小人,勿复与我说话!”
高家就是放高利贷发家的,高攀龙闻言,气得就想跳下去打人。
顾宪成连忙拦住了高攀龙,又转头问道:“你师承何人?技艺得自何人?”
刚才只以为这林生是个没跟脚的散养士子,但现在看来又不像了。
这是个有才华的人,否则根本也编不出那些东西,尤其是对经学的理念,一定是有传承的。
林大官人答道:“我这主要技艺.算是传自唐荆川先生吧!”
据说在武举考场不考拳法和鞭法,要么弓箭,要么刀枪,所以目前枪法算是主要技艺。
高攀龙忍不住叱道:“胡扯!”
唐顺之就是隔壁武进县的,与无锡县同属常州府,乃是常州府的名人大前辈。
唐顺之有什么弟子传承,这里的人难道还能不知道?哪来的苏州林姓野弟子?
林泰来不屑的说:“爱信不信!我家又不放厚利债,犯得上像你们高家质库一样坑蒙拐骗吗!”
高攀龙心胸快气炸了,暴怒的喝道:“那就让我见识见识你传自荆川先生的技艺!”
林泰来看了看高攀龙的小身板,诧异的问道:“你确定?”
(本章完)
http://www.nitianzaidao.com/yt104623/4164599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nitianzaidao.com。逆天宰道手机版阅读网址:www.nitianzaid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