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三章 合纵连横新篇(二)
对于洪承畴所提到的乌兹别克部落,其实就是希瓦汗国,朱有孝则是采取了更简单的方式,他们那里别的东西比较多,除了部落养殖的马牛羊之类的家畜之外,棉花生产更是庞大,品质还非常不错,但是仅仅这一个部落还不够,朱有孝决定让洪承畴将计划在扩大一些,让西部的更多汗国也加入他们的版图,也包括更多的游牧部落加入他们,让他成为能够和小玉兹汗国势力大小差不多的汗国。
自从大明西进之后,已经消失掉了不少汗国,像布哈拉汗国就是其中之一,这也是乌兹别克人建立的一个汗国,洪承畴击败乌兹别克部落的时候,这个汗国也就消亡了,除了小帖木儿汗收服了一些人以外,还有更多的部落西迁,都跑到了希瓦汗国,因此希瓦汗国非但没有消弱,反而变得更强大了,但是他的强大只是相比于以前,对于大明来说,还是差得很多很多,尤其是大明和萨非王朝的那次战争以后,希瓦汗国的伊斯芬迪亚尔早就明白了大明的强大,和大明帝国开战是绝对不敢的,剩下的唯有交好。
大明不是不愿意占据更广袤的土地,在现阶段来说,最麻烦的就是交通太不方便,就像曾经庞大的蒙古帝国,他以强大的军事力量横行欧亚大陆,但是漫长的道路、迟缓的信息传递方式,就像人生了病,大脑却对病情没有任何反应,等到病入膏肓的时候,已经无药可救,最终使得庞大的身躯最终解体。
这个时代不像后世的电报电话,时时刻刻都会将需要的信息传到中枢,随时可以解决问题,飞机,高速公路、甚至高速铁路的使用,让遥远距离变得朝发夕至。朱有孝想的是怎么能够对所统治的地方进行有效的控制,如何对周边国家产生足够的影响,大明称霸世界可以做到,但是想独占世界那是不可能的。
对于小玉兹汗国的控制比较简单,但是对于希瓦汗国的控制相对比较复杂,在希瓦汗国的西北有庞大的奥斯曼帝国,西南有凶悍的萨非王朝,所以朱有孝必须得充分的考虑到各种情况。西北边的奥斯曼帝国还好一点,有大明和小玉兹汗国可以协助他,但是西南边的萨非王朝他必须要独立面对,另外还有一个就是克里木汗国在他西边,对于希瓦汗国控制黑海周边非常不利,而且克里木汗国还是奥斯曼帝国的附属国家,和奥斯曼帝国的关系非比寻常。
希瓦汗国愿意和大明交好,大明也想通过扶持希瓦汗国挡住奥斯曼帝国的威胁,两国自然是开始互通往来,一拍即合。
在古老的丝绸之路上,现在又开始繁华起来,大量的大明帝国的先进商品不断通过这里,先是进入希瓦汗国东部,接下来不再是销往奥斯曼帝国,而是转向北边进入希瓦汗国境内,在希瓦汗国销售。在此同时,大量的棉花的物资不断的向大明运输,两国的商品交易非常红火,但是最重要的武器装备并没有在这些商品里出现,而是通过洪承畴开通的另一条道路,从更北边的地方进入,然后开始装备希瓦汗国的军队,目的是不想引起奥斯曼帝国的恐慌,从而造成突然发生的战争,万一破坏了朱有孝的计划,那就得不偿失了,需要隐秘的壮大希瓦汗国。
至于那个另类的克里木汗国,朱有孝觉得不用管他们,虽然是汗国,但是和奥斯曼帝国走得太近,一旦让他们知道大明支持希瓦汗国,他们一定会把这个秘密告诉奥斯曼帝国,如果他们作为打手,和奥斯曼帝国共同对付希瓦汗国,可能得不偿失,最好等希瓦汗国强大起来以后,让他们自己争斗吧。
在历史上,奥斯曼帝国和沙俄帝国发生了无数次大大小小的战争,克里木汗国在中间充当了中流砥柱,但是随着奥斯曼帝国不断的衰弱,最终被沙俄帝国吞并。如果希瓦汗国强大起来,也许可以在关键的时候拉他一把,或者是吃掉它,这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再说,也许自己看不到那个时候。
西边的形势复杂多变,各国之间既有矛盾,也有利益关系,朱有孝的大明帝国也不可能控制各种情况,打铁需要自身硬,发展好西域自己的地盘才是关键。既然已经将希瓦汗国、小玉兹汗国拉上自己的战车,和大明帝国结为盟友,西部地区的快速发展就成为稳定的基础,大明必须要有政策向这里倾斜。
在朱有孝的鼓励下,大明的山陕银行开始在这片广袤的大地上进行投资,各种各样的食品、皮毛、油脂加工厂在这里建设。原材料肯定不是问题,无论是西域本地还是从希瓦汗国、小玉兹汗国进口,成本都是比较低,而且非常丰富。大明还在这里采取减税政策,户部决定在这里的税率二十年内要比大明内地降低百分之三十,这样就大大的抵消了长途运输的成本,反过来运输企业的兴旺,照样可以为大明赚取不菲的收入,老百姓富裕了,消费能力提高了,自然就对这里的环境满意了,人口也就同时增长了,这是一个良好的循环过程。
这些都算是民间投资,朱有孝更加看好的是国家投资,在这块地方,还有无数的矿产资源,尤其是优质的铁矿、煤矿,属于大明官方的矿产资源要有国家控制开采,大型矿山必须要控制存在国家手里,在户部的投资下,连续建立了数个大型矿山基地,大型武器制造基地,这些基地的具体位置都有朱有孝安排,布局非常均衡。
朱有孝自己的大明皇家贸易商行也在这里进行了大量投资,除了一般的日常用品生产以外,最重要的就是机械制造,铁牛锅驼机在这里开设了分厂,各种各样的农业机械不断的在这里生产出来。地广人稀的环境,人力资源自然不足,无论是道路运输还是土地耕作,利用机器劳动的效率肯定要比用人更加合算,因此这些机械销售非常好。
朱有孝的另一个打算就是修建一条铁路网,在天山东西两侧都需要修建,这是一个庞大的工程,但是如果没有便利的、成本低廉的铁路运输,在这个广袤的地域里,很难将各地的建设联合起来。驮队、锅驼机车队的效率还是太低,短途的运输问题不大,方便灵活,但是长途的运输货物量太少,运输成本太高,而将要建设的铁路网络则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天山两侧的地形也非常适合建设铁路,大多地方都是坦荡的平原,天山山脉东西之间的沟通比较麻烦,不过这也不是没法解决,可以在山口地区进行道路建设,无非是修建比较困难,不过不用太慌,完全可以慢慢干,反正这个工程量极为庞大。
除了经济、军事上对希瓦汗国、小玉兹汗国进行帮助,在文化上的交流更加频繁,朱有孝让礼部的官员邀请两国的汗王前来北京参观访问,向他们展示自己的高度文化内涵,丰富的商品物质,鼓励他们向大明派遣更多的人员学习。
对于两个汗国的的不同情况,朱有孝还做了不同的对待,希瓦汗国侧重于物质方面的参观,让他们从物质观点上向大明靠拢。还有就是宗教方面的引导,让大明的道教传播可以在他们那里进行,建立道观等建筑设施。对于小玉兹汗国,物质、文化生活习惯一起引导,尤其是小玉兹汗国的汗王属于黄金家族一系,在原来的蒙古部落首领的引导下,小玉兹汗国完全接受了大明的传统文化,无论是***教徒还是基督教徒,再后来都放弃了那些信仰,小玉兹汗国逐渐汉化。
http://www.nitianzaidao.com/yt104999/4178275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nitianzaidao.com。逆天宰道手机版阅读网址:www.nitianzaidao.com
自从大明西进之后,已经消失掉了不少汗国,像布哈拉汗国就是其中之一,这也是乌兹别克人建立的一个汗国,洪承畴击败乌兹别克部落的时候,这个汗国也就消亡了,除了小帖木儿汗收服了一些人以外,还有更多的部落西迁,都跑到了希瓦汗国,因此希瓦汗国非但没有消弱,反而变得更强大了,但是他的强大只是相比于以前,对于大明来说,还是差得很多很多,尤其是大明和萨非王朝的那次战争以后,希瓦汗国的伊斯芬迪亚尔早就明白了大明的强大,和大明帝国开战是绝对不敢的,剩下的唯有交好。
大明不是不愿意占据更广袤的土地,在现阶段来说,最麻烦的就是交通太不方便,就像曾经庞大的蒙古帝国,他以强大的军事力量横行欧亚大陆,但是漫长的道路、迟缓的信息传递方式,就像人生了病,大脑却对病情没有任何反应,等到病入膏肓的时候,已经无药可救,最终使得庞大的身躯最终解体。
这个时代不像后世的电报电话,时时刻刻都会将需要的信息传到中枢,随时可以解决问题,飞机,高速公路、甚至高速铁路的使用,让遥远距离变得朝发夕至。朱有孝想的是怎么能够对所统治的地方进行有效的控制,如何对周边国家产生足够的影响,大明称霸世界可以做到,但是想独占世界那是不可能的。
对于小玉兹汗国的控制比较简单,但是对于希瓦汗国的控制相对比较复杂,在希瓦汗国的西北有庞大的奥斯曼帝国,西南有凶悍的萨非王朝,所以朱有孝必须得充分的考虑到各种情况。西北边的奥斯曼帝国还好一点,有大明和小玉兹汗国可以协助他,但是西南边的萨非王朝他必须要独立面对,另外还有一个就是克里木汗国在他西边,对于希瓦汗国控制黑海周边非常不利,而且克里木汗国还是奥斯曼帝国的附属国家,和奥斯曼帝国的关系非比寻常。
希瓦汗国愿意和大明交好,大明也想通过扶持希瓦汗国挡住奥斯曼帝国的威胁,两国自然是开始互通往来,一拍即合。
在古老的丝绸之路上,现在又开始繁华起来,大量的大明帝国的先进商品不断通过这里,先是进入希瓦汗国东部,接下来不再是销往奥斯曼帝国,而是转向北边进入希瓦汗国境内,在希瓦汗国销售。在此同时,大量的棉花的物资不断的向大明运输,两国的商品交易非常红火,但是最重要的武器装备并没有在这些商品里出现,而是通过洪承畴开通的另一条道路,从更北边的地方进入,然后开始装备希瓦汗国的军队,目的是不想引起奥斯曼帝国的恐慌,从而造成突然发生的战争,万一破坏了朱有孝的计划,那就得不偿失了,需要隐秘的壮大希瓦汗国。
至于那个另类的克里木汗国,朱有孝觉得不用管他们,虽然是汗国,但是和奥斯曼帝国走得太近,一旦让他们知道大明支持希瓦汗国,他们一定会把这个秘密告诉奥斯曼帝国,如果他们作为打手,和奥斯曼帝国共同对付希瓦汗国,可能得不偿失,最好等希瓦汗国强大起来以后,让他们自己争斗吧。
在历史上,奥斯曼帝国和沙俄帝国发生了无数次大大小小的战争,克里木汗国在中间充当了中流砥柱,但是随着奥斯曼帝国不断的衰弱,最终被沙俄帝国吞并。如果希瓦汗国强大起来,也许可以在关键的时候拉他一把,或者是吃掉它,这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再说,也许自己看不到那个时候。
西边的形势复杂多变,各国之间既有矛盾,也有利益关系,朱有孝的大明帝国也不可能控制各种情况,打铁需要自身硬,发展好西域自己的地盘才是关键。既然已经将希瓦汗国、小玉兹汗国拉上自己的战车,和大明帝国结为盟友,西部地区的快速发展就成为稳定的基础,大明必须要有政策向这里倾斜。
在朱有孝的鼓励下,大明的山陕银行开始在这片广袤的大地上进行投资,各种各样的食品、皮毛、油脂加工厂在这里建设。原材料肯定不是问题,无论是西域本地还是从希瓦汗国、小玉兹汗国进口,成本都是比较低,而且非常丰富。大明还在这里采取减税政策,户部决定在这里的税率二十年内要比大明内地降低百分之三十,这样就大大的抵消了长途运输的成本,反过来运输企业的兴旺,照样可以为大明赚取不菲的收入,老百姓富裕了,消费能力提高了,自然就对这里的环境满意了,人口也就同时增长了,这是一个良好的循环过程。
这些都算是民间投资,朱有孝更加看好的是国家投资,在这块地方,还有无数的矿产资源,尤其是优质的铁矿、煤矿,属于大明官方的矿产资源要有国家控制开采,大型矿山必须要控制存在国家手里,在户部的投资下,连续建立了数个大型矿山基地,大型武器制造基地,这些基地的具体位置都有朱有孝安排,布局非常均衡。
朱有孝自己的大明皇家贸易商行也在这里进行了大量投资,除了一般的日常用品生产以外,最重要的就是机械制造,铁牛锅驼机在这里开设了分厂,各种各样的农业机械不断的在这里生产出来。地广人稀的环境,人力资源自然不足,无论是道路运输还是土地耕作,利用机器劳动的效率肯定要比用人更加合算,因此这些机械销售非常好。
朱有孝的另一个打算就是修建一条铁路网,在天山东西两侧都需要修建,这是一个庞大的工程,但是如果没有便利的、成本低廉的铁路运输,在这个广袤的地域里,很难将各地的建设联合起来。驮队、锅驼机车队的效率还是太低,短途的运输问题不大,方便灵活,但是长途的运输货物量太少,运输成本太高,而将要建设的铁路网络则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天山两侧的地形也非常适合建设铁路,大多地方都是坦荡的平原,天山山脉东西之间的沟通比较麻烦,不过这也不是没法解决,可以在山口地区进行道路建设,无非是修建比较困难,不过不用太慌,完全可以慢慢干,反正这个工程量极为庞大。
除了经济、军事上对希瓦汗国、小玉兹汗国进行帮助,在文化上的交流更加频繁,朱有孝让礼部的官员邀请两国的汗王前来北京参观访问,向他们展示自己的高度文化内涵,丰富的商品物质,鼓励他们向大明派遣更多的人员学习。
对于两个汗国的的不同情况,朱有孝还做了不同的对待,希瓦汗国侧重于物质方面的参观,让他们从物质观点上向大明靠拢。还有就是宗教方面的引导,让大明的道教传播可以在他们那里进行,建立道观等建筑设施。对于小玉兹汗国,物质、文化生活习惯一起引导,尤其是小玉兹汗国的汗王属于黄金家族一系,在原来的蒙古部落首领的引导下,小玉兹汗国完全接受了大明的传统文化,无论是***教徒还是基督教徒,再后来都放弃了那些信仰,小玉兹汗国逐渐汉化。
http://www.nitianzaidao.com/yt104999/4178275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nitianzaidao.com。逆天宰道手机版阅读网址:www.nitianzaid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