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六章 穆拉德四世
在伊斯坦布尔的王宫里,穆拉德四世正在和他的伙伴阿卜杜拉谈话。穆拉德四世登基也是一件很奇葩的事情,在他四五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去世了,叔叔接替了皇位,但是他的叔叔穆斯塔法一世患有精神病,于是在他十一岁的那年,他的希腊籍皇太后发动政变,将他扶上了皇位,自己垂帘听政。穆拉德四世现在还不到十八周岁,所以还没有真正掌权,就算是和沙俄帝国、波兰--立陶宛王国的战争,也是皇太后和朝臣的决定的,他只是开始学习着处理朝政,就像哈立德酋长那件事就是他自己做的,他的母后根本就不是知道。
阿卜杜拉是他的亲密伙伴,从小就跟他在一起玩,是一位重臣的儿子。他从哈立德酋长那里得到了五十支*,简直是兴奋极了,因此忽悠着穆拉德四世偷偷地将哈立德酋长的总督地位拿到手,然后迫不及待的就向穆拉德四世炫耀他的*卫队,结果被穆拉德四世抢走了一多半,只给他留了二十人。
穆拉德四世是一个非常善于学习,武艺高强,很有抱负。历史上,他以恢复国家权势及残忍见称,开展经济及政治的改革,试图再次振兴奥斯曼帝国,但他的早逝未能使他实现这个理想,去世时年仅二十八岁,原因是酗酒过度,得了肝硬化。
穆拉德四世感兴趣的不是阿卜杜拉为什么会帮哈立德酋长弄一个小总督的爵位,而是是什么原因让阿卜杜拉会这样上心最这件事,当他看到阿卜杜拉的*卫队时,终于明白了原因。他要走了三十人的装备,回到自己的内院以后,马上就迫不及待的做实验。他让士兵持枪排成围绕自己一圈,然后向周围射击,发现在十五步之内所有的目标都被打成了筛子。再让士兵排队冲击,密集而急促的弹丸将前面的门板全部打穿,这就意味着这是一只强大的力量,尤其是在发生内乱时,这一只小队绝对有能力在短时间内保卫自己,让自己暂时安全。
他现在和阿卜杜拉谈话的内容就是哈立德酋长是如何弄到这些武器的,弄不明白这个问题,他心里就非常不舒服,尤其是他现在这个年龄,正是好奇的时候,也是血气方刚、勇气十足的阶段。他的武艺非常好,但是在*面前,根本就没有发挥的余地,如果拥有一直这样的军队,在战场的前线突然发动突击,估计对手会立马崩溃。
阿卜杜拉发现自己莽撞了,如果穆拉德四世不是喜欢他,估计早就给他定罪了,这样一支武装在穆拉德四世面前出现,极大的威胁了它的安全,好在穆拉德四世和他从小在一起玩耍,没有在意他的行为。于是他就毫不犹豫的将哈立德酋长求他弄一个小总督的目的说了出来,引起了穆拉德四世的好奇。
穆拉德四世好奇的是天下居然有这样的事情,在遥远的东方,竟然有一位登基时竟然和他现在岁数一样,而且还把国家治理的如此强大的君主,让他感到自己应该学习一下,也将自己的帝国治理的更加强大,便打算和阿卜杜拉一起去凤阳王国看看。
凤阳王国的朱常润正在忙着和冒辟疆、陈贞慧一起发财呢,哈立德酋长带着穆拉德四世、阿卜杜拉来拜访了。作为中间人,哈立德酋长给双方互相做了介绍以后,就马上知趣的退开了,虽然这两人的见面会影响他的前途命运,但是以他的地位还不足以影响两人的谈话,他只能等待穆拉德四世的决定。
看着这个年轻的君主,朱常润就好像看到了刚刚登基时的朱有孝,他们都是那么小的岁数,但是却要承担起一个国家的未来,朱有孝天资绝顶,让大明一天天强大,这个穆拉德四世也有这样的雄心壮志吗?
因为朱常润的帮助,哈立德酋长才获得了总督爵位,所以哈立德酋长自然对朱常润非常亲近,作为朋友他们谈话很多,朱常润自然会向他吹嘘朱有孝如何厉害,大明如何兴旺发达,皇家是如何富足。哈立德酋长自然会在来之前将这些告诉穆拉德四世,让他对大明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穆拉德四世有些恭敬的和朱常润说话,他问道:“听哈立德酋长讲过有关大明帝国的事情,请问先生,大明帝国真的向哈立德酋长说的那样强大,富足?贵国皇帝陛下真的是神仙转世,开国太祖重生吗?”
朱常润笑道:“是不是神仙转世、太祖重生不知道,我看到的是自从当今陛下登基以后,国势一天天变好,一天天强大,新奇的东西越来越多,这些东西对我们皇室子弟来说并不重要。我们更高兴的是皇帝陛下对自己家人的态度,要知道我皇兄弟兄很多,他能够登基,也只是巧合,先皇最喜欢的是我的二皇兄,但是大臣们反对,不过可惜的是我那大皇兄登基不满一个月就去世了,当今陛下从小懦弱,当然了这是普通人的眼光,谁也没想到他登基以后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今陛下对待我们皇家子弟优待有加,和历朝历代的皇帝都不一样,和他在一起的时候,我们如沐春风,感到非常舒心。他建立了一个大公司,让我们皇家子弟都做股东,说是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让大明帝国永远是朱家的天下,还大力宣传以前大唐时代太宗皇帝的名言,说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要对老百姓好一点,才能坐稳江山。”
也许是地位相当,朱常润说的有点唠唠叨叨,并没有平时那样讲一些什么大道理,叙说的反倒是家常话,他并没有讲朱有孝如何治理国家的话题,侧重的反倒是说朱有孝如何仁慈,大家庭如何和睦,这样的话反倒十分符合穆拉德四世的胃口。
要知道不仅是在中国,在世界上任何地方都是这样,所谓的最是无情帝王家,作为至高无上的帝王,是所有人向往的目标,为了这个位子,有野心的人无不费尽心思,用尽手段,而朱有孝却反行其道,弄出了一个和睦家庭的典范,也是一朵奇葩。
《礼记·大学》: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是儒家的至理名言,但是真正能够理解和付诸实践的人几乎没有。朱常润出身皇家子弟,也必定接受过这样的教育,从他的内心里感觉出,朱有孝正在实践这句至理名言,因此他就把这番道理讲给了穆拉德四世,让他也去实践一下。
穆拉德四世自然知道自己国家的历史,也知道奥斯曼帝国和古老的东方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作为连接东西方的桥梁之地,必定会受到两种文化的影响。突厥人作为战败者远走西亚,但是从骨子里还是对大唐有些膜拜,那是多么强大的一个帝国啊?尤其是太宗皇帝李世民,仅仅在盟便桥三年便对突厥开战,还把突厥人打得逃亡,他说的话肯定有道理。
至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个道理,穆拉德四世自然不懂,他们家的藏书也不会有,但是朱常润通俗而又富含哲理的家常话,让他对这样的知识有些渴望,迫其希望了解这些深奥,还觉得通俗浅显的道理,那么为什么自己对这些道理有些发蒙呢?
穆拉德四世在朱常润的陪同下,里里外外在凤阳王国浏览了十天,在这十天里给他留下印象最深的不是凤阳王国的先进武器和锅驼机式耕地、种地的先进生产工具,也为这些都可以买到,或者经过一定的学习制作出来,但是在从大明本土迁徙过来的居民家中感到的那种自信,才是他追求的目标。稳定的国家政权就是建立在和谐、愉快、富足,对未来充满信心的基础上,这才是大明帝国强大的根本原因。
穆拉德四世要走了,他对朱常润有些羡慕,朱常润也非常喜欢这位年轻君主的好学,就把自己的儒家藏书送给他许多,告诉穆拉德四世,把这里面的东西理解透了,再去付诸实践,国家自然就会治理好了。
http://www.nitianzaidao.com/yt104999/4178279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nitianzaidao.com。逆天宰道手机版阅读网址:www.nitianzaidao.com
阿卜杜拉是他的亲密伙伴,从小就跟他在一起玩,是一位重臣的儿子。他从哈立德酋长那里得到了五十支*,简直是兴奋极了,因此忽悠着穆拉德四世偷偷地将哈立德酋长的总督地位拿到手,然后迫不及待的就向穆拉德四世炫耀他的*卫队,结果被穆拉德四世抢走了一多半,只给他留了二十人。
穆拉德四世是一个非常善于学习,武艺高强,很有抱负。历史上,他以恢复国家权势及残忍见称,开展经济及政治的改革,试图再次振兴奥斯曼帝国,但他的早逝未能使他实现这个理想,去世时年仅二十八岁,原因是酗酒过度,得了肝硬化。
穆拉德四世感兴趣的不是阿卜杜拉为什么会帮哈立德酋长弄一个小总督的爵位,而是是什么原因让阿卜杜拉会这样上心最这件事,当他看到阿卜杜拉的*卫队时,终于明白了原因。他要走了三十人的装备,回到自己的内院以后,马上就迫不及待的做实验。他让士兵持枪排成围绕自己一圈,然后向周围射击,发现在十五步之内所有的目标都被打成了筛子。再让士兵排队冲击,密集而急促的弹丸将前面的门板全部打穿,这就意味着这是一只强大的力量,尤其是在发生内乱时,这一只小队绝对有能力在短时间内保卫自己,让自己暂时安全。
他现在和阿卜杜拉谈话的内容就是哈立德酋长是如何弄到这些武器的,弄不明白这个问题,他心里就非常不舒服,尤其是他现在这个年龄,正是好奇的时候,也是血气方刚、勇气十足的阶段。他的武艺非常好,但是在*面前,根本就没有发挥的余地,如果拥有一直这样的军队,在战场的前线突然发动突击,估计对手会立马崩溃。
阿卜杜拉发现自己莽撞了,如果穆拉德四世不是喜欢他,估计早就给他定罪了,这样一支武装在穆拉德四世面前出现,极大的威胁了它的安全,好在穆拉德四世和他从小在一起玩耍,没有在意他的行为。于是他就毫不犹豫的将哈立德酋长求他弄一个小总督的目的说了出来,引起了穆拉德四世的好奇。
穆拉德四世好奇的是天下居然有这样的事情,在遥远的东方,竟然有一位登基时竟然和他现在岁数一样,而且还把国家治理的如此强大的君主,让他感到自己应该学习一下,也将自己的帝国治理的更加强大,便打算和阿卜杜拉一起去凤阳王国看看。
凤阳王国的朱常润正在忙着和冒辟疆、陈贞慧一起发财呢,哈立德酋长带着穆拉德四世、阿卜杜拉来拜访了。作为中间人,哈立德酋长给双方互相做了介绍以后,就马上知趣的退开了,虽然这两人的见面会影响他的前途命运,但是以他的地位还不足以影响两人的谈话,他只能等待穆拉德四世的决定。
看着这个年轻的君主,朱常润就好像看到了刚刚登基时的朱有孝,他们都是那么小的岁数,但是却要承担起一个国家的未来,朱有孝天资绝顶,让大明一天天强大,这个穆拉德四世也有这样的雄心壮志吗?
因为朱常润的帮助,哈立德酋长才获得了总督爵位,所以哈立德酋长自然对朱常润非常亲近,作为朋友他们谈话很多,朱常润自然会向他吹嘘朱有孝如何厉害,大明如何兴旺发达,皇家是如何富足。哈立德酋长自然会在来之前将这些告诉穆拉德四世,让他对大明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穆拉德四世有些恭敬的和朱常润说话,他问道:“听哈立德酋长讲过有关大明帝国的事情,请问先生,大明帝国真的向哈立德酋长说的那样强大,富足?贵国皇帝陛下真的是神仙转世,开国太祖重生吗?”
朱常润笑道:“是不是神仙转世、太祖重生不知道,我看到的是自从当今陛下登基以后,国势一天天变好,一天天强大,新奇的东西越来越多,这些东西对我们皇室子弟来说并不重要。我们更高兴的是皇帝陛下对自己家人的态度,要知道我皇兄弟兄很多,他能够登基,也只是巧合,先皇最喜欢的是我的二皇兄,但是大臣们反对,不过可惜的是我那大皇兄登基不满一个月就去世了,当今陛下从小懦弱,当然了这是普通人的眼光,谁也没想到他登基以后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今陛下对待我们皇家子弟优待有加,和历朝历代的皇帝都不一样,和他在一起的时候,我们如沐春风,感到非常舒心。他建立了一个大公司,让我们皇家子弟都做股东,说是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让大明帝国永远是朱家的天下,还大力宣传以前大唐时代太宗皇帝的名言,说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要对老百姓好一点,才能坐稳江山。”
也许是地位相当,朱常润说的有点唠唠叨叨,并没有平时那样讲一些什么大道理,叙说的反倒是家常话,他并没有讲朱有孝如何治理国家的话题,侧重的反倒是说朱有孝如何仁慈,大家庭如何和睦,这样的话反倒十分符合穆拉德四世的胃口。
要知道不仅是在中国,在世界上任何地方都是这样,所谓的最是无情帝王家,作为至高无上的帝王,是所有人向往的目标,为了这个位子,有野心的人无不费尽心思,用尽手段,而朱有孝却反行其道,弄出了一个和睦家庭的典范,也是一朵奇葩。
《礼记·大学》: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是儒家的至理名言,但是真正能够理解和付诸实践的人几乎没有。朱常润出身皇家子弟,也必定接受过这样的教育,从他的内心里感觉出,朱有孝正在实践这句至理名言,因此他就把这番道理讲给了穆拉德四世,让他也去实践一下。
穆拉德四世自然知道自己国家的历史,也知道奥斯曼帝国和古老的东方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作为连接东西方的桥梁之地,必定会受到两种文化的影响。突厥人作为战败者远走西亚,但是从骨子里还是对大唐有些膜拜,那是多么强大的一个帝国啊?尤其是太宗皇帝李世民,仅仅在盟便桥三年便对突厥开战,还把突厥人打得逃亡,他说的话肯定有道理。
至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个道理,穆拉德四世自然不懂,他们家的藏书也不会有,但是朱常润通俗而又富含哲理的家常话,让他对这样的知识有些渴望,迫其希望了解这些深奥,还觉得通俗浅显的道理,那么为什么自己对这些道理有些发蒙呢?
穆拉德四世在朱常润的陪同下,里里外外在凤阳王国浏览了十天,在这十天里给他留下印象最深的不是凤阳王国的先进武器和锅驼机式耕地、种地的先进生产工具,也为这些都可以买到,或者经过一定的学习制作出来,但是在从大明本土迁徙过来的居民家中感到的那种自信,才是他追求的目标。稳定的国家政权就是建立在和谐、愉快、富足,对未来充满信心的基础上,这才是大明帝国强大的根本原因。
穆拉德四世要走了,他对朱常润有些羡慕,朱常润也非常喜欢这位年轻君主的好学,就把自己的儒家藏书送给他许多,告诉穆拉德四世,把这里面的东西理解透了,再去付诸实践,国家自然就会治理好了。
http://www.nitianzaidao.com/yt104999/4178279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nitianzaidao.com。逆天宰道手机版阅读网址:www.nitianzaid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