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开科取士
四月,庚戌(二十六日),从伊阙排列了千乘万骑的天子车驾仪仗终于进入东都境内。辛亥(二十七日),杨广驾临端门,并下诏大赦天下,免除今年的租赋。
这一次回京,天子车驾之盛更胜过往。
杨广新弄出了一个羽仪仪仗队伍,令人打着刚弄好的仪仗出行,羽仪仪仗队伍把街巷都填满了,连绵二十余里,令人瞠目。
原来在今年二月丙戌(初一),杨广在江都下诏命吏部尚书牛弘等人议定皇帝的车驾服饰、仪仗制度。朝廷本来有已实行的制度,但杨广全都瞧不上眼,他要按照自己的喜好重新制定。
杨广又任命开府仪同三司何稠为太府少卿,让他负责督办此事,送往江都。
何稠聪慧精巧,博览群书,是这个时代有名的工艺家,建筑家。杨坚临终的时候,还专门接见了何稠,并告诉杨广“何稠用心,我付以后事,动静当共平章。”
何稠参酌古今制度,作了不少增减。他在天子礼服上画日、月、星、辰,用漆纱制成皮帽。又制做三万六千人的黄麾仪仗,以及辂辇、车舆和皇后的仪仗,文武百官的礼服,都务求华丽壮观以使天子满意。
一个小小的仪仗制作,服役的工匠有十万余人,用的金银钱帛不计其数。
为了制作羽仗,何稠又请求朝廷向各州县征收羽毛。百姓为了搜捕鸟兽,水上陆地都置满了捕鸟兽的罗网,可用作羽毛装饰的鸟兽几乎被捕尽杀绝。
传闻乌程县(今浙江省湖州市)有棵很高的树超过百尺,树周围没也有可以攀附的枝条。树上有鹤巢,有人要捉鹤,但爬不上树,就砍伐树根。鹤怕它的后代被杀,就自己把羽毛拔下来扔在地上。当时有人称之为吉祥的征兆,说:“天子制羽仪,鸟兽自动献羽毛。”
杨广也为此事而沾沾自喜,唯有黄明远知道之后,很是难过和无助。连一只鸟都被逼得把羽毛奉献出来,那人呢?当他们有一天再也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失去的时候,就是他们要爆发的时候,那时候的大隋能够阻挡的了吗?黄明远不由得想起陈胜的那句“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没有人会甘愿去死啊。
当时张衡劝谏天子要爱惜民力,被训斥了一顿,黄明远自是更不敢开口了。
而这一次回家,杨广正好用这套依仗显摆了一路,摆足了天子的威风。
杨广回京之后,黄明远本来还想向杨广汇报一下关于宣华夫人的丧葬之事,但被杨广拒绝了。一个先帝的嫔妃丧事,过去了也就过去了。
黄明远被杨广晃了一下子,天子的喜爱真是令人吃惊啊,难道那个在扬州城头追忆宣华夫人的人不是你吗?
壬子(二十八日),杨广下令召陈氏子弟尽还京师,随才叙用,由是并为守宰,遍于天下。如陈叔贤(陈叔坚)为遂州刺史;陈叔卿为都官侍郎;陈叔齐为尚书主客郎;皇太子陈渊为散骑侍郎。
至于杨广为什么授予陈氏子弟官职,官方没有说法,不过私底下众人皆传言杨广宠信妃子陈氏,其原为南陈广德公主。一时之间,纷纷扬扬,也没有定论。
很快众人的注意力又被转移了。
同月,杨广下令黄明远以宰相的身份筹办进士科考试,这场改变历史进程的大事正式被拉开了帷幕。
整个中国官员的选拔方式是经历过很漫长的变迁的。周代以“乡举里选”的方式,即由“乡老”(族长)等选拔本乡土的贤士,经过地方长官的层层上贡,直达中央。虽然有选拔,但核心还是周代的“世卿世禄”制度的延续。到春秋时期,“礼崩乐坏”,世卿世禄制被严重破坏,由举荐考核而任用(以及按劳绩提升)的官僚制度逐渐产生,这实际上已经算科举制度的萌芽了,只是没有什么正式的制度进行支撑。
到了汉朝,提拔民间人才采用的是察举制与征辟制。汉代各科察举都要通过朝廷考试。但考试在察举中并不重要,举荐才是决定性的。随着两汉以经学为代表的世家的崛起,世家子弟基本上垄断了这两条道路。一般没有门路的布衣平民,几乎没有被察举、征辟的可能性。
魏文帝时,陈群创立九品中正制,由朝廷任命特定官员,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间人才,分为九品录用,算是察举制度的改良。但是魏晋时代,士族势力强大,常影响中正官考核人才的公平性,后来甚至所凭准则仅限于门第出身。于是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不但堵塞了从民间取材的道路,还让士族得以把持朝廷取材。
隋文帝登基之后,便废除了九品中正制,但朝廷的官员还是要选拔的。开皇十八年(589年)隋文帝诏诸州举贡士人按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两科分别荐进,但仍然摆脱不了关于九品中正制的窠臼。
这时候黄明远瞅准时机,便向杨广建议了“科举制度”,不是仍脱胎于传统举荐制度的科举制度,而且是使经过数千年完善的科举制度。
杨广刚开始对其还不以为意,毕竟不分品性优劣,统一考试选拔的事情古往今来都没有过,如此做法杨广也有些疑虑。但是当黄明远将过程和好处向杨广一一解说之后,杨广本人也坐不住了。
若是科举制度能行,则能兴盛大隋万年江山。
杨广不是个能等待的人,因此立刻下令黄明远筹办此事。
黄明远也义无反顾的接过来这个重任。
当然科举考试的好处显而易见,但对于世家大族的影响也是颇为巨大的。放弃家世、只论才华,这让素来对家世感到优越的世家大族无法接受。
实际上若非可以,黄明远也不愿背这么大的因果,得罪这么多的世家大族。但科举一事,早一时比晚一时好,虽然会因此得罪了很多人,但同时也会获得很多人的支持。至少因为科举制度而得官的一批人都会是黄明远的支持者。
http://www.nitianzaidao.com/yt27468/1362803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nitianzaidao.com。逆天宰道手机版阅读网址:www.nitianzaidao.com
这一次回京,天子车驾之盛更胜过往。
杨广新弄出了一个羽仪仪仗队伍,令人打着刚弄好的仪仗出行,羽仪仪仗队伍把街巷都填满了,连绵二十余里,令人瞠目。
原来在今年二月丙戌(初一),杨广在江都下诏命吏部尚书牛弘等人议定皇帝的车驾服饰、仪仗制度。朝廷本来有已实行的制度,但杨广全都瞧不上眼,他要按照自己的喜好重新制定。
杨广又任命开府仪同三司何稠为太府少卿,让他负责督办此事,送往江都。
何稠聪慧精巧,博览群书,是这个时代有名的工艺家,建筑家。杨坚临终的时候,还专门接见了何稠,并告诉杨广“何稠用心,我付以后事,动静当共平章。”
何稠参酌古今制度,作了不少增减。他在天子礼服上画日、月、星、辰,用漆纱制成皮帽。又制做三万六千人的黄麾仪仗,以及辂辇、车舆和皇后的仪仗,文武百官的礼服,都务求华丽壮观以使天子满意。
一个小小的仪仗制作,服役的工匠有十万余人,用的金银钱帛不计其数。
为了制作羽仗,何稠又请求朝廷向各州县征收羽毛。百姓为了搜捕鸟兽,水上陆地都置满了捕鸟兽的罗网,可用作羽毛装饰的鸟兽几乎被捕尽杀绝。
传闻乌程县(今浙江省湖州市)有棵很高的树超过百尺,树周围没也有可以攀附的枝条。树上有鹤巢,有人要捉鹤,但爬不上树,就砍伐树根。鹤怕它的后代被杀,就自己把羽毛拔下来扔在地上。当时有人称之为吉祥的征兆,说:“天子制羽仪,鸟兽自动献羽毛。”
杨广也为此事而沾沾自喜,唯有黄明远知道之后,很是难过和无助。连一只鸟都被逼得把羽毛奉献出来,那人呢?当他们有一天再也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失去的时候,就是他们要爆发的时候,那时候的大隋能够阻挡的了吗?黄明远不由得想起陈胜的那句“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没有人会甘愿去死啊。
当时张衡劝谏天子要爱惜民力,被训斥了一顿,黄明远自是更不敢开口了。
而这一次回家,杨广正好用这套依仗显摆了一路,摆足了天子的威风。
杨广回京之后,黄明远本来还想向杨广汇报一下关于宣华夫人的丧葬之事,但被杨广拒绝了。一个先帝的嫔妃丧事,过去了也就过去了。
黄明远被杨广晃了一下子,天子的喜爱真是令人吃惊啊,难道那个在扬州城头追忆宣华夫人的人不是你吗?
壬子(二十八日),杨广下令召陈氏子弟尽还京师,随才叙用,由是并为守宰,遍于天下。如陈叔贤(陈叔坚)为遂州刺史;陈叔卿为都官侍郎;陈叔齐为尚书主客郎;皇太子陈渊为散骑侍郎。
至于杨广为什么授予陈氏子弟官职,官方没有说法,不过私底下众人皆传言杨广宠信妃子陈氏,其原为南陈广德公主。一时之间,纷纷扬扬,也没有定论。
很快众人的注意力又被转移了。
同月,杨广下令黄明远以宰相的身份筹办进士科考试,这场改变历史进程的大事正式被拉开了帷幕。
整个中国官员的选拔方式是经历过很漫长的变迁的。周代以“乡举里选”的方式,即由“乡老”(族长)等选拔本乡土的贤士,经过地方长官的层层上贡,直达中央。虽然有选拔,但核心还是周代的“世卿世禄”制度的延续。到春秋时期,“礼崩乐坏”,世卿世禄制被严重破坏,由举荐考核而任用(以及按劳绩提升)的官僚制度逐渐产生,这实际上已经算科举制度的萌芽了,只是没有什么正式的制度进行支撑。
到了汉朝,提拔民间人才采用的是察举制与征辟制。汉代各科察举都要通过朝廷考试。但考试在察举中并不重要,举荐才是决定性的。随着两汉以经学为代表的世家的崛起,世家子弟基本上垄断了这两条道路。一般没有门路的布衣平民,几乎没有被察举、征辟的可能性。
魏文帝时,陈群创立九品中正制,由朝廷任命特定官员,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间人才,分为九品录用,算是察举制度的改良。但是魏晋时代,士族势力强大,常影响中正官考核人才的公平性,后来甚至所凭准则仅限于门第出身。于是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不但堵塞了从民间取材的道路,还让士族得以把持朝廷取材。
隋文帝登基之后,便废除了九品中正制,但朝廷的官员还是要选拔的。开皇十八年(589年)隋文帝诏诸州举贡士人按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两科分别荐进,但仍然摆脱不了关于九品中正制的窠臼。
这时候黄明远瞅准时机,便向杨广建议了“科举制度”,不是仍脱胎于传统举荐制度的科举制度,而且是使经过数千年完善的科举制度。
杨广刚开始对其还不以为意,毕竟不分品性优劣,统一考试选拔的事情古往今来都没有过,如此做法杨广也有些疑虑。但是当黄明远将过程和好处向杨广一一解说之后,杨广本人也坐不住了。
若是科举制度能行,则能兴盛大隋万年江山。
杨广不是个能等待的人,因此立刻下令黄明远筹办此事。
黄明远也义无反顾的接过来这个重任。
当然科举考试的好处显而易见,但对于世家大族的影响也是颇为巨大的。放弃家世、只论才华,这让素来对家世感到优越的世家大族无法接受。
实际上若非可以,黄明远也不愿背这么大的因果,得罪这么多的世家大族。但科举一事,早一时比晚一时好,虽然会因此得罪了很多人,但同时也会获得很多人的支持。至少因为科举制度而得官的一批人都会是黄明远的支持者。
http://www.nitianzaidao.com/yt27468/1362803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nitianzaidao.com。逆天宰道手机版阅读网址:www.nitianzaidao.com